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农场,45岁的老板顾小林正带着工人采收今年的黄皮西瓜。瓜棚里圆润饱满的西瓜整齐排列,表皮泛着均匀的光泽。经实测,这批使用西洋速溶针状肥的西瓜亩产突破6000斤,甜度稳定在13度以上,是今年基地采收的头茬瓜。
"中国西瓜看江苏,江苏西瓜看盐城。"这位从浙江台州辗转上海南汇、最终扎根盐城的老瓜农道出行业共识。
2010年选择盐城建立基地,顾小林就是看中当地独特的沙壤土质——介于沙土与黏土间的微妙平衡,既保水透气又富含矿物质,配合明显的昼夜温差,为西瓜糖分累积提供了天然优势。
15年西洋肥的科学实践
但真正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的关键,在于顾小林坚持15年的西洋肥料体系。"从2006年在上海种瓜开始,西洋肥料就是我们的'秘密武器'。”
从最初的老西洋15-15-15复合肥,到近年升级的龙腾卫禾针状肥,他摸索出一套精准施肥方案。"针状肥水溶快、无残渣,特别适合滴灌系统。"顾小林指着田间的滴灌设备介绍。
目前基地全使用西洋龙腾卫禾针状肥,通过滴灌系统精准施肥。在大棚温控环境下,西瓜长至鹅蛋大小时即开始首轮施肥,整个生长期实施三次精准施肥,每隔10天通过滴灌系统施用龙腾卫禾17-17-17平衡肥。
科学施肥带来的改变直观可见:瓜叶保持浓绿肥厚,为果实光合作用提供充足保障;瓜藤粗壮度适中,养分有效输送到每个果实。
现场检测显示,随机抽取的西瓜甜度均超过13度。
60亩基地的可持续种植探索
面对土地连作障碍的行业难题,顾小林坦言当前基地已连续种植近五年,但通过科学用肥仍保持高产。
"普通瓜田种植一次至少要休耕四五年,我们现在每亩年产量能稳定在2万斤以上。"
他的60亩基地中,既有传统麒麟瓜,还有5-6亩试种的黄皮特色品种,通过三批次错峰采收,实现从5月到8月的持续供应。
这些带着盐碱地特有风味的西瓜,正通过冷链网络发往广东、湖南、湖北等主要市场,地头收购价稳定在3元/斤。看着满载西瓜的货车驶出农场,顾小林不禁感叹:"科学施肥是关键,好肥料搭配好技术,才能持续产出好瓜。"
大棚里,顾小林仔细检查着第二批瓜苗长势。滴灌带正将溶解的针状肥均匀输送至作物根部,叶片背面隐约可见施肥后特有的健康白霜。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,盐城西瓜种植正在产量与品质的平衡中,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COPYRIGHT © 2021,gzxysy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
黔ICP备18007058号-1